| 经常听烧友们讲,211、212、805、845.....这些直热管如何、如何!!特别是有位烧友如是说“真的要用天大地大来形容,那种高功率管特有的宽松感和细腻度,还有泰山崩溃前而不乱的临场感......”,说得我心里痒痒的,于是我打定主意做一套845单端后极玩玩,经过很长时间的备料和艰辛的制作,经过很长时间的日思梦想,今天终于完成了。电路形式为:6SN7(并联)+2A3C+推动变压器+845,整个制作过程陆续上传来同各位一起分享!请各位前辈指正!先上电路图,如下: 
 
	  
	放大部份 
	 
 
 
	  
	电源部份 
	 
 
 输出变压器的制作,输出初级用一线到底的绕法,初级用0.33mm漆包线,次级用1mm的双线并绕,初级直流电阻183.3欧,两只输出初级直流电阻误差在1%以内,次级5欧端直流电阻0.5欧,8欧端0.6欧。次级可通过串联和并联,反射到初级。可以的到5.5K:5、8欧或10K:5欧。
 
 
	  
	做骨架 
	 
 
	  
	绕初级 
	 
 
	  
	层间绝缘 
	 
 
	  
	绕好的线包 
	 接下来就是插片,查完片,同过加实际直流恒流,根据听音喜好来调节气隙和电感量,上图:
 
 
	  
	片子 
	 
 
	  
	插片 
	 
 
	  
	输出绕组结构 
	 
 
	  
	输出测试电路 
	 
 
	  
	浸漆后烘干 
	 
 
	  
	输出外观 
	 推动变压器的绕制,不知本坛是否支持数学符号的上传,试一下!
 
 (1)初级电感L=0.159Ra/fd,其中Ra为推动管单端最佳负载阻抗,Ra取6000Ω,fd为最低频率,取25Hz,L=0.159x6000/25=38.16;(2)确定最小铁心截面积:S´=(20-30)√P/fd,其中P为推动管输出功率,S´=25√3/25=8.66cm²,实际为S=3.2X5.5X0.9=15.84cm²,S>S´;(3)初级圈数的计算:单端N1=450-550√LIc/S,其中Ic为矽钢片平均磁力线长度,32舌宽为17.8cm,N1=480√38.16x17.8/15.84=3143匝;(4)检验最大磁通密度应在6000高斯以下Bm=10000/fd√P/SIc=10000/25√3/15.84x17.8=3876高斯,3876<6000;(5)确定变比,推动管初级音频峰值电压U1m=1.5√PRa=1.5√3x6000=200v,根据845所需推动电压峰值计算变比n=U2m/uU1m,u=0.75,n=140/0.75x200=0.93≈1,故按1:1绕制,即6000Ω:6000Ω.
 
 
 
 好上传成功!开始上推动变压器的绕绕制过程,初级用0.21mm漆包线,次级用0.18mm漆包线,层层垫纸。初级直流电阻500欧,次级直流电阻380欧。这对变压器,很是费力和费时,不可以掉以轻心:
 
 
	  
	绕制中 
	 
 
	  
	插片 
	 推动变压器
 
	  
	线包绕组结构
  
 
 
	
 还是用上面的加直流恒流电路来测试推动变压器,调整气隙,加50mA直流时,实际电感量为25H。然后才能浸漆、烘干!
 
 
	  
	测试制作完成 
	 
 
 
 
 
 下面是电源变压器的制作:初级220V,1.96A;次级800A-0-800V,0.15A一组;260V-0260V,0.15A一组;5V,3A一组;2.5V,3A一组;10V,4A一组,150V一组。6SN7灯丝变压器一只:初级220V,0.1A;次级3.15V-0-3.15V,0.9A两组。上图片:
 
 
	  
	220V起 
	 
 
	  
	屏蔽层 
	 
 
	  
	高压绕组 
	 #p#分页标题#e# 
 
	  
	用棉纱法绕灯丝 
	 
 
	  
	电源变压器外观 
	 这是成品扼流圈:L1电感量为15H,电流280mA,直流电阻150欧;
 L2电感量为20H,电流100mA,直流电阻290欧;
 L3电感量为10H,电流40mA,  直流电阻360欧;(本想用上160H,电流为10mA的,由于体积有点大,机箱内放不下,只好放弃)。
 
 如图:
 电感L1.
 
 
	  
	L1 
	 
 这是两声道的变压器和扼流圈的全家福合影:
 
 
	  
	 
 
 木机箱是2010年9月定购的,尺寸为:620X340X80mm。配上下3mm厚未开孔的铝板,内衬3mm厚铝板。考虑到需要承受的变压器和电感太重,四角自己用30X30mm后的角铝做了加强处理(忘记拍照)。期间忙于其它事情,直到今年4月,才拿出来开孔。
 
 
	  
	木机框 
	 
 
	  
	打孔中 
	 这是开完孔后的照片:
 
 
	  
	 
 
 本机上面板照样采用双层结构,焊接元件和上管座的下层用铜住与上层连接,形成悬浮,尽量减小变压器和电感的震动对元器件的干扰。
 
 
	  
	下层板 
	 
 
 
	  
	下层板放进机箱 
	 
 用螺丝固定上层板和下层板,如图:
 
 
	  
	管座处 
	 
 
 845管座的安装:
 
 
	  
	845管座安装 
	 
	接下来开始焊接灯丝:
 
 
	  
	2A3灯丝 
	 
	
 
	  
	平衡电阻 
	 
	安装6SN7灯丝变压器:
 
 
	  
	 
	机内连接线,如图:
 
 
	  
	 
	
 
	  
	推动极 
	 
	
 
	  
	电容支架 
	 
	中压滤波电感L3,整流后第一级为两只西门子2.2UF,600V油浸电容再并一只0.5UF,NTK油浸电容一只,主滤波电容为两只105°红宝石120UF,450V电解电压并联。
 
 
	  
	中压整流后滤波电容 
	 
	高压滤波电感,滤波电容。整流后第一级为德国油罐6uF,2000V,主滤波电容为国产CD-131特种电解电容,560uF,450V,三只串联:
 
 
	  
	CD-131电解 
	 
	高压连接,如图:
 
 
	  
	 
	上内部图,这是左声道,如图:
 
 
	  
	 
	
 
	  
	 
	
 
	右声道内部图 
	 
	
 
 这是所谓的VQ电容,用在单端是好东东,用在推挽是垃圾!
 
 
	  
	 
 
 
 这是接地点,原来想每极拉一根,这样接地点会像一只螃蟹,不美观,所以,可以并的就并了,如图:
 
 
	  
	 
 反复对照电路图检查元件的焊接是否有误,特变是电解电容的正负级不能搞错,用指针表测量每一级电容,不能有对地短路,核对无误后,插上整流管就可以同电试验了。接上负载,把信号输入插座短路,开通电源后,注意观察机内没有打火、冒烟、异常的响声.....等情况,同时观察2A3、845有没有屏极发红的现象。如有,立即关机,找出原因排除。还算好,本机这些情况都没有出现,三五分钟后开始测量各点的电压,测量值请参看一楼线路图。
 
 
	  
	 
 
 
	  
	 
 
 
 先不要急着接上音源,保持输入插座短路,反复调节845和2A3灯丝平很电位器,使音箱发出本底噪声最小,这时电位器不一定实在中点位置。有交流毫伏表的可以测量一下,本底噪声是多少毫伏,本人没有毫伏表,只是用FLUKE表测试了一下,本机灯丝是全交流供电,为12mV左右(估计不准确),耳朵距离音箱30cm以外已经听不到噪声。接下来就可以接上音源放音了。
 
 这是整机图片,如图:
 
 
	  
	
  
 
	  
	(责任编辑:admin) 
 由于是牛推,频响不可能很宽,这是众所周知的,本机的特点就是通透,有韵味,听感这东西主观色彩太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会,不便多说,只要自己喜欢就好,本人比较喜欢这种声音!前不久听了朋友用UTC输出牛、UTC推动牛带倒项,德国输入牛、西电油浸电容、进口银母耦合电容、高档电阻......打造了一台300B推挽机,电压放大部分和推动部分用的RCA的6EM7、功放管是EH300B,材料成本花了数万,我们反复听了几次,多数人的感觉:所花费的金钱和声音根本不成正比!再次证明了一种现象,好机不是用一堆贵价元器件堆砌而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