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电子音响科技diy制作网站

haoDIY_音响电子电脑科技DIY小制作发明

当前位置: 主页 > 音响DIY > 音箱DIY > 分频音箱 >

南鲸喇叭diy制作!感受双八寸落地音箱的魅力(8)

时间:2012-11-28 10:17来源:bbs.hifidiy.net 作者:CYH2011 点击:
(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看了好多年的杂志,慢慢地学会了看懂了枪手的文章,别说他们没有良知,毕竟都要吃饭,他们还是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真实的意思,只是你是否能看懂,这就要靠功力了。 当然,我也坚信一个观点

(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看了好多年的杂志,慢慢地学会了看懂了枪手的文章,别说他们没有良知,毕竟都要吃饭,他们还是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真实的意思,只是你是否能看懂,这就要靠功力了。
当然,我也坚信一个观点,
没有争论的论坛不是个好坛子,一个声音说话的坛子也一定不会长久!),
有音乐感的箱子一定是有偏好的,就像我迷恋AKG的中频一样。低频是南鲸的强项,按当时的设计取向,结果就是充满着包围感的低音氛围里重透着一份暖暖的甜润。花了不到一只国外进口中档喇叭的价钱,让我们有了一份喜悦和感动,你,我,我们还能挑剔什么呢

呵呵 ,公布一下尺寸:
高1180MM,面板宽290MM深410MM。板材厚度18MM,面板250X1180,顶板250X374,侧板1180X410。
中间用隔板将两只低音隔开。导向管用的是纸壳筒,广告社很多。外径85MM内径75MM,长195MM。上下各一只。
喇叭参数
高音QG20-8GN  50W 91DB 2K-20K
中音Z125-8XG   30W  91DB 600-10K (另有600-7K),
低音200-16XAW 100W 90DB 40-6K  Q 值0.46 等效容积 30L。
计算后低频下潜到31HZ 。不过前一段看专业的12寸低音也就标到40-2000HZ ,觉得可能专业要求比较严格,公布的应该是在上下不超过的3DB的那段比较平直的数据。
所以保守点也定在40HZ 吧。

有种说法,低音用南鲸,高音用银笛。
用过几款南鲸和银笛的高音,也是肯定这个说法的。
因为我刚开始DIY的时候试了几种南鲸高音的时候普遍比较亮,还容易出现颤音(给你满怀期待的心情带来抹不去的阴影,时刻担心那扰人的声音在你闭上眼睛刚要淹没在美妙音符中的时候把你硬生生的拽出来)。所以就拆下来了,对南鲸高音的印象一直不太好。
几年前和朋友谈论高音,当时讨论的激烈的时候,他突然问了我一句,高音不亮还要它干什么 ,当时比较不以为然,因为我觉得大部分耐听的箱子高音还是比较暗的。就是常说的不吵耳。
以前设计分频器的时候一直迷恋于同厂的灵敏度一致的高低音搭配,来避免还要加入电阻衰减。而同灵敏度喇叭的箱子一般还是比较纤细却缺少了一份声音的厚重感。
也一直都在避免低音比高音灵敏度高,觉得会影响声音的清晰度,现在看来有点片面了,在一定的范围内1-2DB之间也是可以的。
对南鲸高音的音箱改观缘于前一段制作箱子的启示,例如本身高频延伸就一般的166-8XAW,灵敏度为90DB,在我用89DB的高音的时候,声音变得厚实而不缺通透。换铝膜效果更甚,甚至有点淡淡的空气感。细细品来,倒是最近发烧圈比较推崇的一种厚声。(以上是个人观点,有局限性,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示,在喇叭选择搭配的时候,能够从一开始就向着自己想要的声音迈出正确的步伐,可以适当的让低音比高音灵敏度高一点,毕竟大多数普通人在明亮的高音和温暖厚重的低音之间更喜欢后者)
也把自己以前的南鲸高音拿出来收拾了一下,例如把上盖,垫板,夹板之间注入注入胶水,音圈与连接线之间裸露的铜线与折环之间有接触的统统移开并且用胶水固定,解决了这个问题后,细细品来,南鲸的高音也是很不错的,通透的质感真的让你很舒服。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小小的遗憾,装配在我们这里永远是比设计更难的难题,毕竟每天做成千上万的喇叭的人,以此养家糊口的人制作它的心态是不能和发烧友相提并论的。所以我的选择是买来后的高音统统拆开,重新装配一下。这样在以后也不会出现各种扰人的问题,给本是不错的东西蒙上污点。造成误会。
这里再附上一只傲的诗的高音,我们看看它的漆包线线圈的出线点是完全对称的,连在音圈骨架上附着的引出端子都是方向一致的斜45度,漆包线与导线连接后,多股导线折出135角度,与线路板走线类似。并架高避免与振膜的折环接触,而且导线是完全在线槽里面并用胶水完全封住的,这就是品控体系的区别,大家感兴趣可以拆开自己的高音去探个究竟,我们的我就不上图了。

南鲸喇叭diy制作!感受双八寸落地音箱的魅力

南鲸喇叭diy制作!感受双八寸落地音箱的魅力



箱子做出来有一段时间了,向朋友发出了邀约,希望他能上一篇听感,昨天睡得较早,看兄弟是熬夜写的,今早才收到。这里表达一下我的谢意!
                                                         合理的搭配,南鲸也能发出不错的声音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本人初烧木耳,烧龄四年。
接触过的器材:音箱,何氏宝贝,杰作唯美一号,丹拿听众52se。
              功放,EL34超线性35w,audiolab8000系列前后级,单端6p3p,声雅203mkII,ev专业.
               音源,dvd,原创a8II,sony蓝光360. 电脑。手机。
     Diy一对落地箱的想法,源于对目前中国发烧唱片市场的无奈,回顾目前的唱片产业,大部分是翻唱口水歌的天下,在编曲和配乐上,清一色的民族乐器,二胡古筝琵琶等等。当然还有少部分民族音乐或者纯音乐,这里就不做解释了,可能是听觉疲劳了最近一年听音取向逐渐靠近严肃音乐,或许也叫古典音乐。在听一些动态大的交响乐时,目前的器材就达不到要求了,那种动态凌厉,气势蓬勃的声音是书架箱望尘莫及的。可能是通膨的原因,市面上卖的成品音箱不论国货洋货,价格都是高的离奇,其实以前我也是个厂箱的忠实推崇者,但是自从听了朋友diy的箱子以后,想法改变了很多。在这里特别感谢一下帮我做箱子的哥们—昊哥。
   简单说一下这哥们,一个机械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或许是在学生时代出于对音响的喜爱,毕业后鬼使神差的跑去音响店做销售,从事着和专业不相符的工作,没事的时候看书加实践,慢慢的也就会做箱子了。做这个双8寸的箱子的理由非常简单,那就是便宜,一共1000多块钱,觉得非常超值的。
  话题有点扯远了,下面进入主题。首先说这是一对声音可以非常饱满的箱子,但灵敏度不是很高。测试的时候因为手里没有100w左右的主流hifi功放,在用7w的单端6p3p推的时候,速度是非常慢的,声音缩在里边出不来,用天龙的1312av功放,也不是非常理想,后来在用到380w的ev专业,基本满意,速度依然不快,但很饱满。就像标题讲的合理的搭配还是很重要的。
借助刘汉盛的音响二十要,我想就发烧友最关注的音质和音色,定位,声场,平衡度几个方面说说,音质方面是非常耐听的,就是坐下来连续听几个小时也不觉得累,各种乐器所处在的频段都能发出比较真实的声音,以前用书架听大提琴的时候总是感觉形体偏小,没有那种悠扬高亢的感觉。但又绝对不是监听风格,高音解析力高,空气感不错。纯中音因为以前没玩过落地,了解不多所以不敢乱说,应该是比较正常的。低音是那种比较温暖的声音,下潜很深,很沉。白天也和朋友探讨了这个问题,他说有可能是羊毛盆的原因。至于音色是温暖醇厚不乏解析力。不像思奔达那样的黄昏,也没有丹拿那样的一尘不染,提到丹拿我的感觉是高音是真不错,水灵灵的,但是中低音单元太瘦不够丰满,配上清澈的高音总感觉冷冰冰的。清晰的线条感比较适合听交响。或许是我没玩好,或许有人就喜欢这种声。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吧。定位方面因为我的房间比较窄,2米9乘8米摆短边,箱子靠侧墙。听熟悉的唱片,凭着记忆,各乐器之间离的较近,或许是房子太窄了,或许是cd机解析力不够。但用交响做参考,左边的小提中提,右边的大提,中间的木管以及偏高一点的铜管还是可以清楚的分辨出来。没有其他更合适的房间,定位只能感受到这些。至于声场,可以说是饱满和巨大的,可能和功放的功率有关,声音完全的脱箱,不论是睁着眼睛还是闭着眼睛都不会让你感觉声音来自音箱。在用一只箱子测试的时候已经能感觉到半个声场了。最后说说平衡度,不得不承认,小房间玩大落地还是有点勉为其难,正常的声压下,高中低三个频段是不偏不倚的,如果加大声压,我觉得低频应该是比较冲的,有驻波,尽管现在我也不能说出什么是驻波,但就是感觉低音不太清晰。估计也是房间的原因,书上说属于偏硬的类型,四面都是水泥墙,因为没有住人没有正常的家居摆设,也没有吸收和扩散。觉得也正常。
箱子做出来有10多天了,也没着急写听感,觉得应该仔细听听,熟悉了以后再说出来。总体感觉它能给我很大的惊喜,国产喇叭在我这个木耳听来也非常不错。关键是它太便宜了,可能还没有一只洋喇叭贵。如果你的要求不是很高,如果你有点动手能力,如果你有点兴趣,自己做一对玩吧!
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各位拍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5)
38.5%
踩一下
(8)
61.5%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